心理教练的动功与静功

2021-04-23
史占彪

         最近阅读了《传习录》中关于阳明心学的动与静部分,在此与伙伴们分享一下我最近的思考和观点:心理教练三人行话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提问阶段,一个是分享阶段。借助王阳明先生的“动与静”思想,我姑且把第一个阶段——提问与探索阶段,称之为心理教练的“静功”,第二个阶段——分享与回应阶段,称之为心理教练的“动功”;王阳明提及“心无动静者也”,“动亦定,静亦定”,这个“定”,就是引导心理教练在无论动、静之中,无论提问阶段还是分享阶段,都需要做到善于提供并营造“反思、觉察与领悟的对话空间”,也就是要始终保持教练状态。


        静功:提问与探索

        动功:分享与回应

        定力:反思、觉察与领悟


      1月14日晚上,第四期专业心理教练第三次督导课程上,除了有专业心理教练伙伴,还有很多督导心理教练和培训导师在场。晚上的讨论过程中,专业心理教练学员伙伴显得有些安静,发言、分享、申请做对话教练都比较谨慎。也是是因为大咖云集,人太多,也许是因为实践太少、思考不够、读书

不足,又不好意思露怯。如此静而不动的督导过程,一年来还不算太多,一定有它重要的理由。   


          一、关于心理教练的问与答


        我抛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心理教练和一般的教练比较,相同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是什么?已经不一样的是什么,应该不一样的是什么,还可以不一样的是什么?二是站在各自的体会和感受历程中,传统文化的哪些内涵和元素,哪些可以为咱们心理教练做法所吸收,去滋养,为之用?


        然后引用并分享了一段王阳明的语录(《阳明全书-答伦彦式》卷五 ): 心无动静者也。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故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其静也,常觉而未尝无也,故常应。其动也,常定而未尝有也,故常寂。常应常寂,动静皆有事焉,是之谓集义。集义故能无祗悔,所谓“动亦定、静亦定”者也。心一而已,静其体也,而复求静根焉,是挠其体也。动其用也,而惧其易动焉,是废其用也。 故求静之心即动也,恶动之心非静也,是谓动亦动,静亦动,将迎起伏,相寻于无穷矣。故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故循理焉,虽酬酢万变皆静也,濂溪所谓无静无动之谓也,是集义者也。从欲焉,虽心斋坐忘亦动也


        二、心理教练三人行


        督导过程进入对话阶段,三位心理教练学员进入现场阶段,真实的案例,现实的话题,实实在在就开展起来。对话过程总体上是顺利的,然而过程中,教练不免有些现代,关注话题,探索原因,分享观点,提出建议,这是心理教练技术要把握分寸,避免引起“指导”的嫌疑。客户本来就关注自己的事情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一不小心就陷在话题里出不来了,遗憾地对三位心理教练说,“我觉得问题好像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客户未能充分跳出事端,局限在结果里、事端中,没有能够回到人性成长的“为己-克己-成己”之本位。所以难于看到变化、带来希望。


        当我们问到:45分钟下来,关于既定话题,已经出现的一点点不同是什么?越来越清晰的新的想法是什么?这些“不同”和“新的想法”是怎么来的?还可以做点什么不一样的,就会带来更多的不同?假如真的做到的,还有生成哪些新的不同?客户终于领悟到自己有些“急功近利”了,可以去看看自己已经做到的,思考更多需要去做的。

       

        这段学员对话练习的案例也引发了我关于过程、结果与目标的一些思考。


        心理教练看重目标导向、过程取向;倡导人比事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认为过程必须是坚定的,目标一定是笃定的,结果可以是不确定的。


       当我们引导客户看重过程和目标,客户就会去探索: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越来越清晰的,看得更清楚的,心态更明朗的,内心更通透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客户只关注对话的结果,就会不断去问:我已经得到什么?我可以拥有什么?我有了哪些新的做法?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办,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做! 我想看到变化。


640.webp (4).jpg

          三、心理教练对话中的动与静


        心理教练三人行对话中,两段对话过程里面,让我们看到无论是提问与探索,还是分享与回应,都需要创设反思、觉察与领悟的对话空间,只有如此,客户才可能进入向里看、向内求的模式,才能真正融入当事人自己的“为己、克己与成己”的过程,人做对了,事就能成了。心理教练对话中的动功与静功,都需要足够的定力。


       心理教练初学者特别看重提问与探索,尝试用好奇的对话式提问,引发客户的深入反思、觉察与领悟,此时,心理教练需要修炼安静,沉着,淡定、从容的功夫,用提问于探索的方式,就比较容易规避现在所谓的好为人师、自以为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指导性倾向。  


        心理教练熟练者慢慢会发现,其实分享和回应也是很宝贵的,因为直抒胸臆、简明真切、一语中的,往往能够提高效率,创造契机,获得成果和成绩。然而,做到对话而不是讲话,引导而并不是教导,发现而不是发明,分享而不是诱导,回应而不是回答,却是不太容易的。


         心理教练都善于并乐于好奇地去提问与探索,会尽量避免指导性的分享与回应,如同彦式所言“学无静根,感物易动,处事多悔”,静不下来就容易动,一动就会做出后悔的事来。因为运用分享和回应,陷入现代式的指导,固然失去了心理教练的特色,然而紧紧守住提问,不敢直抒胸臆,毕竟也不是常规说话方式。善用分享,恰切回应,才是心理教练回到日常对话之本色。即便是分享和回应中,也需要做到保持教练状态,营造“反思、觉察和领悟”的氛围,即阳明所言的“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其静也,常觉而未尝无也,故常应。其动也,常定而未尝有也,故常寂。常应常寂,动静皆有事焉,是之谓集义。集义故能无祗悔,所谓 ‘动亦定、静亦定’者也”。


        在心理教练的对话过程中,过多追求谈话的结果和效果,总想着借助某些手段和方法,达成想要的成果,也还是属于一种私欲和私心,“有心之私皆欲也”,因为“故求静之心即动也,恶动之心非静也,是谓动亦动,静亦动,将迎起伏,相寻于无穷矣”。


        有价值的对话,能够带来反思的对话,一定是通过“为己-克己-成己”的过程,真正做到“真诚坦诚、如实如是、简易真切、自然自如、放空放松”,才能得以在对话中一尘不染,直抒胸臆,自然而然,做到“动亦定、静亦定”,真正营造反思、觉察、领悟的对话氛围与空间。  

xinlianxin.png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