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练自画像(下)

2021-04-23
史占彪

心理教练的特征与特色

360截图20210423150248210.jpg

心理教练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的学术思想,秉承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整合对话技术、教练技术、引导技术、沟通技术,作为新式思维范式、管理模式、沟通形式和生活方式,在亲子教育、生涯规划、职场适应和校园辅导等领域,因为与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契合和汇通,正在展示其独特的专业价值,绽放其独特的活力和影响力。


心理教练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有所不同,心理教练和其他教练流派也有所不同,特此将心理教练的“特征与特色”作一简要说明,难免粗糙,略显单薄,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心理教练的基本特征

1、由心及理

2、目标导向

3、资源驱动

4、客户中心

5、启发模式

6、过程取向

7、反思立场

01

由心及理

心理教练和一般教练不同的是其独特的心理学视角、心理学基础。据文献调查,真正受过心理学训练的教练,在世界上只有5.3%。科学心理学百年历史积累的对人类行为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诸多解释模型,都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心理科学在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以及控制行为的科学原理,为教练读懂人类心灵感受,把握人们心理过程,引领人们社会行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前提。


不过,作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技术,心理教练对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模型并不是纸上谈兵、生搬硬套、全单照收,而是根据当下具体人、具体事灵活性、策略性、艺术性地吸收与应用,时刻保持敏感性、不确定性和情境性,甚至持有一种冒险性,大无畏地进行探索与思考。


作为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明朝王阳明心学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即理”的哲学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心”的价值,“理”的意义。


任何忽略内心感受、内在动机、内源动力,片面追求发展的硬道理,急功近利地争取好成绩、高绩效、KPI的外在评价,都是缺乏人文、罔顾人性的短视行为,都是靠不住的成果,过眼云烟的效果,转瞬即逝的结果。


只有喜欢数学,才能真正把数学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发自内心地对某位异性感兴趣,才有可能真正追上TA,与其恋爱、结婚才不算耍流氓。只有“走心”了,这份“讲理”才站得住脚。真的“走心”了,您就会不顾一切、全力以赴,最终就一定能“达理”。


心理教练,从“心”出发,暂时放下概念性的角色局限,不被逻辑思维所绑架,深入体会完整的人,注重人性体验、关注人文反应,尊重人情世故,透过这份过程,最后回到“理”上,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助人成事。看似绕了个“弯弯”,其实是成功突破的最佳最快路径。

02

目标导向

心理学很看重人,教练学很关注事,心理教练透过“助人”,支持客户“成事”。作为一种职业活动,沟通模式,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视目标和成果,心理教练通过陪伴客户不断反思,获得领悟,最终解决问题是这种和管理模式和沟通形式存在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关注目标的教练对话,和常规的聊天和交流有很大的不同,让心理教练对话过程始终充满张力,维持弹性,有方向感,有足够的动能。这样有目标的谈话,也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帮助客户实现其价值感、成就感,获得感。


和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不同的是,心理教练的目标导向,常常是锁定在客户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上,只有聚焦客户所认同的目标,才有助于激活客户所有的内在资源和活力动力去探索未知、解决问题。


即使是非自愿个案,我们也坚信客户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客户是自己解决问题的专家,以最大的耐心,好奇客户,对客户愿意克服内心的不悦和困惑、留下来与教练进行对话的举动表示探讨和探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达成与客户的目标约定,然后与客户一起共创、互动、生成,促成客户所期待的转变。


心理教练对于目标的关注,会让客户产生被看见、被尊重、被接纳的明显感受。也会让客户感觉到心理教练的责任心、耐心和热心,会因此容易与客户结成密切的联盟,让客户得到真正意义的尊重,因为教练对于他的问题如此重视,如此牵挂,不离不弃,会让客户更加容易配合和卷入。

640.webp (8).jpg

03

资源驱动

常规助人方式往往看到眼前是个有问题的人,心理教练的视角里,客户永远有足够的资源去应对和解决问题,并且坚信现在的状况,也是激活了很多资源才得以实现的难得好状态。


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缓解困惑,是我们人类的传统美德。遗憾的,很多情况下,我们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往往是强调问题和夸大问题为代价。“爱病不爱人”成为医疗系统为社会所诟病的常见现象。


即使我们每天都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对不仅仅是只有问题所组成,春天的鲜花、夏天的冲浪、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景,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爱得如痴如醉。正是我们能够关注资源、关注美好,才让我们有信心,有力量去解决问题,重现美好,建构美好、共创美好。


每个人都是有资源的,包括自身的经历、知识、技能、内心的能量,包括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等,包括当下教练与客户正在共创的资源,作为心理教练,要善于发现资源、利用资源,只要提供良好的反思与探索氛围,客户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只要拥有发现人性光辉的眼睛,就能从客户身上寻找越来越多的资源,就能更有效支持客户达到目标。


资源探索是重要的,前提是我们要坚信客户身上有足够的资源。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人们其实都拥有提升生活品质的能力。一旦客户所看重的力量能始终被重视、被看见,客户的动力和活力便会增强。聚焦于客户内在的力量上,能够促使心理教练远离评论和责备客户的冲动,转而去发掘客户是如何成功渡过难关的,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情境下-----即使是在最残酷的情境下------都包含着可利用的资源。


当我们开始如此好奇和充满兴趣,是不是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资源:你们相处好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使它发生的?当这事发生时,你那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还有谁注意到你的转变?你怎么知道他注意到?他说了或者做了什么?你怎么让他不再发脾气?怎么让争吵停止的?这跟你之前的应对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娱乐、兴趣或者嗜好或者特长?你过去有类似困难吗?你当时是怎么克服的?你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04

客户中心

客户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客户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这个说法已经逐渐被助人者所接受和认可。在心理学界、教育界,这样的观点,其实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是颠覆性的理念,是极其重要的视角转变和认知升级。


专家、权威、老板、上级、家长、领导、长辈,这些词听起来曾经很温暖、很有力量,给人依靠感、归属感、踏实感。不知不觉,现在听到这些词,我们很明显有一种不同以往的感受,尤其是90后群体感受更明显,这样的感受比比皆是:压力感、控制感、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甚至不自觉地生起一番厌烦感、恐惧感和愤怒感。这就是新时代,这就是后现代,这就叫时代不同了,老套路不再那么管用了。


精神分析一直在批判产生阉割焦虑的权威,行为主义看到了惩罚带来的行为抑制,人本主义呼唤适当淡化外在动机的影响、充分激活内在动机的力量,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看到当事人更多的优势,后现代心理学提倡反思、让客人自己成为主人,人性心理学提醒人们要看到完整的人性,要尊重人性、信任人性,看到任何人身上都智慧具足的人性的光辉。所有心理学流派都在告诉我们:要看到、看见、看好、看重眼前这个“人”的重要存在。


心理教练在对话过程中,让客户决定目标,把客户视为对话现场的主人,充分尊重客户的需求,用客户自己的语言去呈现事实和建构未来,始终信任客户、好奇客户、对客户充满探究和发现的兴趣,不轻易评判和预设客户的任何做法。给客户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客户在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的背景下,充分反思、探索、回顾、展望,最终获得领悟、实现行为转变和绩效改变。这就是真正意义的客户中心。

640.webp (7).jpg

05

启发模式

“教练就是陪伴重要的人物去他或她想去的那个地方”!教练是个陪伴者,好奇者,互动者,一起散步的人。教练不是权威,教练没有预设,教练淡化建议、基本不提要求,教练的做法就是启发客户去反思与探索。


“教练就是释放人们的内在潜能,使他们做出极致的绩效表现”。教练不是去挖掘潜能,不是去引领方向,不是去指导行为,不是去辅导方法、不是去教导思路,教练就是通过一步步的启发式引导,支持当事人逐步从困境中激活力量,积攒能量,调动潜能,进而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心理教练“似教实练、引人入胜、助人成事”。心理教练不去教化和教育客户,而是在营造一种框架和氛围,启发当事人在教练的提问下进行深深的思考,让当事人操练“脑部操”,引导客户关注和探索已经成功、正在形成的积极经验和重要资源,最终帮助客户成就他自己的事业和任务。


心理教练注重陪伴、互动、共创、合作、对话、共享、生成,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教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关注、欣赏、尊重、理解、支持、鼓励、信任客户,为客户营造安全、舒适、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空间,在此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客户反思、探索、领悟、提升,在此基础上促成当事人的转变与达成。


06

过程取向


教练的英文单词“coach”原意就是四轮马车,意味着把人们从目前这个地方,运送到他或她想达到的那个地方。 这个概念就在提示准确的教练的对话,更多关注的是过程,而不太注重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而且还要避免被对方的内容信息所绑架,心理教练重视的是客户想法是怎么来的?新想法是什么?做法又是什么?这样的看法对做法的影响是什么?因为有了这个新想法和做法,又会带来什么不同?  


关注过程而不是重视内容,有助于保护和锻炼客户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应变能力、问题应对能力,有助于当事人自己决策,未来善于应变更加复杂的局面。因为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不存在亘古不变的正确答案,需要客户不断面对新问题,想到新办法,发现新思路。


贺琳.安德森提到后现代的立场是成为过程专家、互动专家、关系专家,而不是内容专家、问题专家、知识专家。分享过一个“散步”的隐喻故事,在她看来,我们要陪伴当事人一起散步,不要在前面引领,也不必在后面催促,只是与当事人维持一致、保持同步。我们现代化思维太看重结果,往往忽略过程,也就不容易看不到当事人的独特价值,看不到内在的力量和资源,一不小心也许就扭曲人性的力量,压抑人文的力量,结果生出很多事来。现代化的人们在这方面走得太远了。


心理教练作为陪伴对方去解决问题的人,能够跳出问题的局限性,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路会更加开阔。只要心理教练优雅地陪着当事人“散步”,轻盈漫步,轻松自在,保持觉察,欣赏风景,也许这样的状态会引领我们走向令人惊讶的场景。我们要学会与客户保持同步,做到同频,一起共振,唤起共鸣,让过程充分呈现、充分表达,充分拓展,进一步扩大空间,心路历程有了,就“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   我们坚信,有了充分的精致的过程,就一定能够带来结果和效果,我们相信自己,信任客户,保持自信,在过程中探索、在过程中领悟,就有理由对结果充满信心。当然,科学心理学对于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对于过程的分析、判断与推理,也一定有助于心理教练更好地理解客户,有助于把握合适的方向和思路。

640.webp (9).jpg

07

反思立场

和一般性说话及特定性训话不同的是,教练对话注重平等的氛围和共享的状态,有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而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促成当事人发生转变的重要事件就是:客户在反思、当事人在探索。对话是思想流动的过程,当不同的思维流动交汇在一起时,溅起思维的浪花,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感悟,同时对自己的想法保持充分的正念觉察和观察,客户的心路历程就越发清晰起来。正如贺琳.安德森所提到的,一个想法邀请另一个想法,生成了更多新的想法。


反思(Reflection)是不带评判的探索,不加批评的正视,是客观地观察。反思是觉察、是正念,是对于当下现实如如不动的观照,客户时刻保持清醒,时刻保持敏感性,时刻让自己保持警醒和自制。因为你看到了,然后就放下了,也许就记住了,然后就克服了。 戴维.伯姆提到,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是个悖论,只要保持觉察和反思,看得越清晰、越明朗,问题自然就会化解、消逝。一旦我们大行其是,欲盖弥彰,反而把问题越搞越复杂。

在心理教练的对话中,当我们持有反思和质疑的立场,不被过去的经验所绑架,不被理论所束缚,对当下保持觉察,对当事人保持好奇,存有一份犹豫、不再盲目坚信、多了一些探索、保持一点谨慎、留有一份敏感,就能拓展更大的思维空间,就能生成更多的可能性!

二、心理教练的主要“特色”

1、三术合一

2、道术并举  

01

三术合一

心理教练显著的特色和特点,就是这个学问看重学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和统一。


心理教练是艺术的。在对话过程中它注重当下,重视流动,保持灵动,尊重当事人自己的创造和教练本人的灵感,它看重氛围与状态,特别需要大家保持放松和自然的状态。有时候,一两句提问,三五分钟对话,就能让人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脑洞大开、灿烂花开,因为心理教练尊重了人性,强调了人的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这就是心理教练的艺术性之所在。


心理教练是技术的。每一段教练对话、每一次教练过程,都能看到清晰的对话思路和经典的教练问句,问句的背后有合理的流程和精巧的安排,只要细心研究和探索,你会发现这些思路和问句,乃至语音、语调,都是看得懂、说得清、学得会、用得上、够得着,玩得转的。这里有玄机,但是并不“神道”,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每个人都可以理解,每个人都够得着,这就是现代科技的价值,这就是技术的好处。


心理教练必须是学术的。作为心理教练,每句话都是要有出处,都要有文献作为支撑的,都要经得起科学研究检验的,都应该有明确的学术背景的。教练和客户的对话,我们进行言语分析时,我们一定能够读出其中的假设和学术观点。有价值的谈话,促成当事人成功转变和不同的谈话,我们一定能看到经典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立场和专业思考。


心理教练虽然在学术领域是个整合创新,还算是个新鲜事物,但是秉承科学理念,立足科学精神,稳固学术思维,是坚定不移的,必须要经受更多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探索。


对于心理教练这门学问而言,学术是前提,技术是基础,艺术是特色。三者合一,不可偏废。它既要高、大、上,还要接地气,这样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坚挺的战斗力

640.webp (6).jpg

02

道术并举

心理教练不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更要注重思想层面。我们要看到现代科技化、工具化、操作化的价值和意义,更要看到其局限性和束缚性。我们在教练对话中,常常体现出满满的人文关怀、深深的人性探索、拳拳的人情世故。我们也提倡心理教练必须是个文化人,而不仅仅是技术工。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老智慧博大精深。《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传习录》,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哲学思考,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中国教练学、心理学确实需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但是我们还必须要由专业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也能不断悟出更多的门道。


总之,心理教练在路上,也一定要在“道”上,我们要以术悟道、以道驭术、道术并用,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将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心理教练操作化、专业化,插上后现代思维和传统文化思想的翅膀,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xinlianxin.png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